2018年中国全国食品安全宣传周17日在北京启动。海关总署进出口食品安全局负责人毕克新在食品安全宣传周主场活动上表示,2018年上半年,全国海关共检验检疫进口食品640.4亿美元,同比增长12.9%。不合格食品,按规定做了退运或销毁处理,未进入国内市场。
毕克新指出,2018年上半年,全国海关未准入境不合格食品691批、2.3万吨,价值481.2万美元。涉及19类产品,主要为饮料类、糕点饼干类、糖类等;涉及14类不合格原因,主要为标签不合格、品质不合格、食品添加剂超标等。对于上述不合格食品,海关部门均按照有关规定做了退运或销毁处理,未进入国内市场。
据介绍,截至2018年上半年,海关总署共评估审查准入176个国家(地区)8大类2255种进口食品,注册92个国家(地区)1.7万家境外食品生产企业,备案进口食品的境外出口商9.2万家、境内进口商3.6万家。
毕克新指出,海关总署严守进口后的“最后一公里”,完善进口食品追溯体系和风险预警体系,加强与农业、市场监管等部门协作,精准处置问题产品和企业。2018年上半年,海关总署密切跟踪53个国家(地区)260多家网站,强化风险信息监测预警,妥善应对进口食品安全事件。共将239家进口食品企业列入风险预警通告,实施加严监管。